华中农业大学“萤火探兴”三下乡实践团:青年学子深入基层,共探乡村振兴之路

发布时间:2024-09-09   来源:网络   阅读:1412

2024年7月9日至8月22日,华中农业大学“萤火探兴”三下乡实践团,紧扣“乡村振兴”、“生态文明建设”等国家重大战略,深入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、荆门市和黄石市地区,通过实践体验、深入调研和科普宣传,将专业特长、科创成果与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,用青春智慧服务高质量发展。

千 年 古 城 寻 印 记

恩施市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,域内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完善。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,大面积隆起成山,局部断陷,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,岩溶地貌发育,山间谷地星罗棋布。

恩施市清江水系,宛如大地的血脉,蜿蜒流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。江水清澈见底,波光粼粼,仿佛一条曼妙多姿的绸带,轻柔地舒展在崇山菌类之间。微风拂过,水面泛起层层涟漪,如诗如画。

正逢梅雨季,队员们行走于恩施大峡谷中,在大峡谷进行采水,翻山越岭间,各种云海景观映入眼帘。从山顶俯瞰,恩施大峡谷的绝壁峰丛间,云海翻滚,蔚为壮观。云雾穿梭在山谷万壑间,时聚时散,变化万千。清江水奔腾不息,时而湍急,水花飞溅,奏响激昂的乐章;时而平缓,水面如镜,倒映着两岸的青山绿树和蓝天白云。

实践团队队员康建正在采集清江水域的水样 赵帅摄

恩施州独特的风景,犹如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画卷。队员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这是青年学子与恩施悠久历史文化的跨时代“对话”。队员们表示,将发挥专业特长,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,坚定文化自信,全力留住那一抹历史印记。

创 新 发 展 铸 辉 煌

坚持创新统筹绿色可持续发展,铺一层生态的“底子”。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先手棋,践行“科技引领发展”策略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乡村发展条件,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,走出一条由点到面、由表及里、由内至外的自我更迭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
为促进乡村振兴及当地绿色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,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光电工程系主任陈建军教授曾多次率队,带领实践团队成员赴各地进行专业学习、学术研究。在陈教授指导下,本团队使用STM32F103作为主控板,利用ESP8266物联网芯片开源平台搭建手机APP实现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。让居民能够使用便携小巧、价格实惠的设备,利用手机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,便于当地居民实时观测环境的变化,增进民生福祉,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。

实践团队队员郭嘉正在介绍“智慧家居”系统功能 杨雨萱摄

乡 村 振 兴 绘 新 图

荆门,位于湖北省中部,汉江中下游地区。这座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而被称为“荆楚门户”。

团队前往荆门对当地的环境、民生进行走访调查。在与当地居民的交谈过程中,了解了当地近年来民生的改善情况,以及当地实施的一些环境治理政策。

同时,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当地村民对环境监测设备的了解较少,团队成员基于这一情况,预期将研发出的“智慧家居和环境监测”系统供当地村民使用。

实践团队队员桂文莉正在走访荆门市居民 杨雨萱摄

团队以改善群众身边、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,推动校地共建、资源共享,服务地方现代化治理,为地方建设赋能,推动绿色乡村振兴之路,在基层一线谱写青春之歌。

优 秀 企 业 展 风 采

团队走进湖北三山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。该公司以梨、水稻、水产养殖为主营业务。团队立足公司生产建设所需,建议其利用光电技术智能化监测、管理鱼塘状态;通过下地亲身体验了优质水稻种植,并测量了水稻根系长度,为水稻亲本筛选、择优育种出谋划策。在座谈交流中,实践成员结合自身专业所学,提出“气象台”系统设想,以实现生态环境全自动检测、反馈与干预。目前,气象台现已进入安装测试阶段。

实践团队正在参加企业座谈会 封悦摄

企业负责人陈家军正在向实践团队队员介绍生态园规划 封悦摄

实践团队队员桂文莉正在测量水稻根系长度 杨雨萱摄

企业负责人陈家军正在向实践团队队员讲述企业建设经历 封悦摄

民 族 复 兴 共 奋 斗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,工学院光电2202赵帅感慨道,“乡村振兴绝非是纸上谈兵,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并持续投入。团队在实践过程中,深入了解了农村的现状和需求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”。

“川妃澜浪甚,着语试谁何”。陈教授指出,“本次实践让新时代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,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,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”。

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”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,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,同亿万人民一道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。

在这趟深入乡村振兴一线的实践中,团队推动校地共建、资源共享,服务地现代化治理,为地方建设赋能。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,可以引领号召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城乡社区,为城乡的发展贡献力量,展现出华农学子“与祖国同行、为人民奉献”的崇高品格与奋斗精神!(通讯员:蒋文滔 康建 金陈局 赵帅)